因新冠疫情而誕生、並在2020年至2022年舉辦的Local Craft Market,對我們TRUNK DESIGN來說是一個大型的學習寶庫。然而這個企劃其實有一個潛在構想,那就是早Local Craft Market一年、於2019年就已經在構思的交流體驗型旅遊企劃LOCAL CRAFT JAPAN。
2019年1月,我應mitemo株式會社的澤田哲也先生之邀首次造訪了佐渡島。我投宿的是位於海邊極限村落「虫崎」的一間民宅,眼前是夕陽西下的一片壯闊海景,餐桌上則擺滿了使用附近山裡採摘的山菜製成的天婦羅,以及從眼前的大海捕撈上來的新鮮海產。當地居民的熱情好客和充滿了土地餽贈的盛情款待,都洋溢著一種在都市中無法體驗到的豐盈富足。
而在佐渡島我還遇見了竹細工和無名異燒等傳統工藝的推手。雖然一直以來我也曾在日本與台灣拜訪過許多工藝師,但與他們一同共進餐食、把酒言歡的時光,都是無可取代的珍貴回憶。這樣的經歷讓我思考,能否與這些了解當地獨特工藝以及歷史文化的人們,一起傳播觀光手冊中找不到的魅力所在呢?我從以前就模模糊糊地抱持的這個想法,在這趟佐渡島之旅中變得更加明確堅定了。
在佐渡島停留的最後一天,澤田先生和我一邊泡著溫泉、一邊暢談著「想要規劃出一種可以讓人去參訪日本全國手工製造業者的工藝旅遊」這個構想。我們認為若要興辦這樣的旅遊方式,會需要以下三種類型的參與者:
①工藝師。
②能夠策劃當地歷史、文化及手工製造相關內容的地區製作人。
③導遊角色(如民宿經營者或翻譯人員等等)。如果各個地域都能培養出這三種人才,就能夠為好奇又充滿強烈求知欲的海外遊客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內容。這就是我們描繪出來的LOCAL CRAFT JAPAN架構。
然而就在這個構想即將成形前,不只是日本,整個世界卻爆發了新冠疫情。在無法出國旅遊的這段日子裡,我們轉而將精力投注在創立和營運線上工藝市集Local Craft Market,希望可以把日本全國的製造業者與消費者串聯起來。雖然如此,Local Craft Market能在這麼短時間內順利推動,也可說是因為前一年就已經誕生了這個旅遊構想的緣故。
接著在2021年,放眼於後疫情時代,mitemo的澤田先生以「LOCAL CRAFT JAPAN執行委員會」的名義向日本觀光廳申請了這項旅遊企畫的事業補助,並成功獲得了補助金。這項成果歸功於他先前在策劃及營運Local Craft Market方面所取得的實績,以及他以吸引海外旅客為目標而制定的策略。
首先我們決定藉由五個地域的在地工藝來啟動這項計畫,分別為無名異燒(新潟縣佐渡島)、木曾漆器(長野縣木曾平澤)、罄鈴(京都宇治)、吉野林業(奈良縣吉野)以及丹寧布料(廣島縣福山市)。之所以會選擇這五個地域,是由於這些地方原本就已經有了值得信賴的地區製作人。以這些地區製作人為核心,我們開始在各地培養能夠接待外國旅客的團隊。這段籌備期大約花了半年時間,從旅遊行程的規劃到接待體制的整備,我們都進行過多次的線上討論。同時TRUNK DESIGN也走訪各地進行拍攝,製作了各個地域的宣傳影片。
此外在這段籌備期間,我們也重新用語言定義了我們想要提案的「工藝」和「旅遊」,並與各地域的成員達成了共識。比如在LOCAL CRAFT JAPAN當中,所謂的「工藝」具有下列三種面向:
①能將地域特色傳承至未來。
②為人工創造物。
③仍與人們現今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至於「旅遊」,我們則重視以下三個要點:
①探訪起源,而非觀光手冊上介紹的制式景點。
②認識在地人並花時間和他們交談。
③共享串聯起過去、現在與未來的1/365
在LOCAL CRAFT JAPAN的官方網站(支援英日雙語)上,有列出各個地域針對這些理念精心策劃出來的旅遊方案。
值得紀念的網站正式發布是在2022年1月。當時仍難以前往海外旅遊,於是我們拜託了平時就與TRUNK DESIGN有業務往來的台灣、香港和新加坡的批發商全力配合,並決定在這三個國家同步舉辦線上活動。
活動的目的是讓各國的參加者都產生「疫情過後想去日本展開一場工藝探索之旅!」的想法。這些配合廠商都擁有自己的實體店面,因此我們可以將五個地域的工藝品寄到店裡,請他們幫忙招攬顧客與銷售產品。此外在展覽期間我們還連線到日本的這五個地方,推出了可以自由進行產地巡禮的線上工藝之旅,以及介紹各地域魅力的10分鐘簡報等活動。
在這次的線上活動中大受歡迎的,是名古屋工業大學的田中由浩副教授利用「觸覺VR」設計出來的體驗區。這項技術可以遠端共享職人所感受到的觸感和振動,例如在採伐吉野杉時透過電鋸感受到的振動會被轉化成數據,傳送到位於遠端的振動裝置上,如此一來觸碰這款振動裝置的台灣參加者也就能體驗到與伐木工人同樣的觸感。
我們之所以會開始有意結合這樣的線上實驗,也是受到Local Craft Market經驗的影響;正因為是在線上進行,Local Craft Market才得以成了通往產地的「任意門」。我不希望只是把現實與網路拿來比較,認為「線上果然有其侷限性」後便不再思考,而是開始強烈地希望能夠積極利用這些差異。
(接續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