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木頭的紋路都不一樣,美麗的輪廓線條符合和式與西式的風格。原創商品「森之器」的誕生原點,可從二〇一〇年開始回溯,當時一位有好交情的有機咖啡館的老闆邀請我,讓我初次造訪了兵庫縣丹波篠山的一間製材所──WUDZ公司,瞭解當地林業所面臨的問題。由於受到進口木材的壓迫,許多製材廠相繼歇業。而所需資金不足,無法進行砍伐與運送疏伐木等整建森林工作,因此活用疏伐木這件事遇到了瓶頸。「我們是否能夠繼續有效活用疏伐木,以工藝製造來協助有關森林資源的循環呢?」我接受了WUDZ公司的委託,所想到的方法是:「打造器皿,並藉由它讓使用者想前往一探孕育它的森林。」就在此時,我想到一個點子,將疏伐木的採伐地經緯度刻在器皿上。
然而,從開始做到完成實際商品,大約需要花費一年半的時間。在器皿的線條上,我們非常要求邊緣削薄的技術,在不斷嘗試錯誤下,避免歪鈄並取得平衡協調。最大的困擾是表面處理,塗上氨基甲酸乙酯雖然容易保養,卻大大降低了木頭的質感。由於我們相當堅持自然風格,想避免經常上油的保養步驟,或盛裝料理的種種限制,因此採用了符合學校營養午餐容器的標準,以食用安全的表面處理劑「木頭固定王牌」(木固めエース)來處理表面,終於解決此一問題。它並非在表面上包覆一層膜,而是能夠滲透木材裡,具有保護、強化素材的作用,且能維持木頭原有的質感,不易附著髒污與破裂。
就像當初想的一樣,我們在器皿的底部,以雷射雕刻標示木材生長處的經緯度,以及該木材品種。當人們拿在手上,一定能夠想起森林的景色與氛圍。
我的想法是,在打造想起森林的契機之後,希望能帶動農村自然文化體驗的風潮。除了能增加地方風土的體驗機會,森之器的營收與觀光收入,也能對整建森林有所幫助。原本就適合生產優質木材的丹波,更能像過去一樣發揮大自然的力量。隨著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若能將地方土地的魅力充分傳達給社會大眾,或許就能夠吸引以木工為志的年輕人前來定居。在觀光、環境保護與創造就業機會順利形成良性循環之前,大概需要一段漫長的時光。不過,森之器是循環的一個小起點,它蘊藏著無限的可能性。
正因為如此,此刻TRUNK DESIGN所描繪的遠景是,將森之器的企劃,在日本全國四十七個都道府縣實施,最後擴及到全世界。使用各個地方森林的木頭,由各個地方的工匠師傅來製造。目前認同我們這種想法的製造者已經陸續出現,關西與東北地區的三個縣市已具體進行專案企劃。總有一天,我們會實現夢想,在海外舉行博覽會,聚集四十七個都道府縣,呈現出四十七種不同個性特的「森之器」。為此,專案企劃就成為了常態的現在進行式。